一家比鴻毛藥酒還要牛X的保健廠是怎么涼的?

來源:日期:2018-06-15 07:00

前言

 


 

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不如停下思考人生的答案

 

發現時間的真理,尋找生命的渴望        

 

 

 

盡管某藥酒再怎么控制輿論,它本身的安全問題還是終于被全民拿來研究。然而這一次的事件開頭,并不是什么食品安全問題。而是來自廣州某平凡的醫生譚秦東。

 


 

因他在網絡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神藥“鴻茅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于是鴻茅酒廠帶著內蒙涼縣警方上演了一場穿越大半個中國來抓你的大戲

 


 

直到其妻子將此事于網絡上曝光,人們發現這種魔幻現實主義的故事,竟然發生在法制社會的今天。

 


 

 


 

這大概是2018年,公職權中最大的笑話。除了對公職不作為的聲討,網民一樣沒有放過某藥酒廠。

 


 

隨著網民將藥酒的配方貼出,人們發現藥酒本身不僅存在配方不合理的問題,甚至還涉嫌虛假宣傳、造假等。

 


 

隨著問題的深入,某藥酒究竟是處方藥還是保健品的問題被擺上了臺面。但無論是哪種結果,這些打著“有病治病,沒病健身”的口號,欺騙的都是中老年人。

 


 

 


 

這次的“保健品”事件,不經讓人想起二十年前的那個保健品帝國。

 


 

成立僅僅三年,銷售額就從1個億躍至80億;15萬銷售人員、600家子公司、架起了足矣對抗中國郵政的營銷網絡,他的營銷模式至今還依然被大多數公司沿用。然而它的輝煌沒有持續多久,便從頂點摔至地獄。

 


 

它之后,無數企業爭先模仿它的運營模式,它還因此擁有一名響當當的“徒弟”——腦白金。

 


 

它便是近千禧年間,叱咤中國大陸,引發無數人爭先恐后購買的神仙水“三株口服液”。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電商們在農村刷墻打廣告已是司空見慣的事。然而,這一很low但實用到爆的農村營銷做法,就是來自三株口服液。

 


 

90年代中期,三株口服液的墻體廣告遍布中國廣袤農村,就是糞坑墻、豬圈墻也能見到他家的廣告。

 


 

 


 

那時人們為了購買三株排起了一條條長龍,不少農民甚至將買化肥、種子的錢用來購買“三株口服液”。

 


 

消費的瘋狂程度好比日本地震時搶鹽一般,不少大爺大媽甚至拿出了積攢已久的幾千元錢買下這一瓶瓶的口服液。

 


 

三株口服液一時間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而它的價格一度被哄抬至一瓶七八十元;

 


 

沒錯,九十年代的七八十元....

 


 

 

吳炳新

 


 

說起三株口服液,就不得不提起的創辦它的吳炳新。

 


 

1938年他出生在山東省榮成市,自幼家境貧寒命運凄慘,五六歲時父母就相繼撒手人寰,家中兄妹8人最終只有他和大哥活了下來。

 


 

建國后當過會計、在礦務局當過工人。時間線來到了87年,國企改制,吳炳新在其中看見了商機。他迅速承包了一家糕點廠和小商場。

 


 

兩年后,51的吳炳新和兒子成立了一家拓銷公司,但苦愁卻找不到銷售方向。

 


 

 

 


 

一次偶然的機會,父子倆發現上海交大研發出一款名為“昂立1號”的口服液,正愁沒有銷路。

 


 

他迅速在其中找到了商機,于是很快他就接下了“昂立1號”的宣傳推廣、銷售工作。昂立一號推出市場后,迅速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這也讓吳炳新發現了保健品市場的“暴利”,也讓他找到了今后想走的路。

 


 

 


 

很快,他以30萬元起家,成立了濟南三株實業有限公司,三株口服液同時宣告研制成功。

 


 

這時,吳炳新編制龐大營銷網絡的才華初顯。在他的所有營銷招數中,有幾招堪稱“營銷大師”之作。

 


 

雖然沒什么文化,吳炳新卻深諳“人類心理學”。經過他這幾招三板斧下來,三株迅速成為全國知名企業。

 


 

 


 

第一招,與學術掛鉤,三株熱衷贊助各種學術、科技研討活動,帶來一種知名專家、學者紛紛為三株“代言”的印象。

 


 

第二招,“醫生義診”下鄉免費“看病”在中心城市,每到周末,三株就會聘用一些醫院的醫生走上街頭開展“義診活動”,其主旨則是推銷三株口服液。

 


 

第三招,一桶顏料刷遍中國農村的墻!發給每個宣傳站和村級宣傳員一桶顏料和數張三株口服液的廣告模板,讓他們把“三株口服液”刷在鄉村每一個可以刷字的土墻、電線桿、道路護欄、牲口欄圈,甚至茅廁上。

 


 

 


 

就這樣,農村市場把三株捧到了保健品大王的寶座之上,彼時三株6成的銷售來自農村市場。銷售額最高達到80億元!甚至還想在99年達到900億的銷售額!

 


 

就在吳炳新準備大干特干之時,一起突發時間,讓三株跌落神壇。

 


 

1998年3月,湖南常德一老漢因服用三株口服液死亡事件轟動全國。

 


 

原來,湖南常德漢壽縣的退休老船工陳某聽信三株“有病治病、無病保健”的廣告承諾,花428元買回了10瓶三株口服液。據陳家人介紹,患老年性尿頻癥的陳老漢服用了兩瓶口服液后夜尿減少,飯量增多,但一停用又舊病復發;當服用到3至4瓶時,老漢出現了遍體紅腫、全身瘙癢的癥狀,第8瓶服完不久,就離世了。

 

 

全國媒體以《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條老漢》為題密集報道,至此三株危機全面爆發

 

原本就是建立在“信任”而非“功效”上的三株,一下子在大爺大媽心中跌落了“神壇”。

 


 

從那時起,保健品帝國轟然崩塌,直至今日,市場已難尋三株口服液蹤跡。

 


 

 

 


 

三株的輝煌與瞬間隕落,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保健品畢竟不是藥品,吳炳新是營銷大師,但不可能是妙手回春的神醫。

 


 

這20年來,過度包裝、虛假宣傳、違規添加藥品成分、重金屬超標等行業弊病仍一直如幽靈般,四散包圍著保健品行業。

 


 

因為行業監管的缺失以及無序野蠻生長,保健品行業在20年時間內仍不斷上演著財富暴增、企業驟亡的故事。

 


 

 


 

而今天的某藥酒事件的譚醫生,或許也是某酒廠的下一個奠基人。

?
首頁
電話
微信
聯系
免费又黄又硬又爽大片,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区别第一集,女邻居丰满的奶水在线观看,天天天天做夜夜夜夜做无码